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节俭操办红白事处处劲吹文明风 宁陵县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见闻

    信息发布者:pu0104
    2016-12-12 19:20:11   转载

    宁陵县文明办与各级文明单位以及各乡镇、村分别签订《目标责任书》,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年度考核重要内容,作为评先树优、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
    12月7日,宁陵县乔楼乡八里曹村47名好媳妇、好婆婆、乡贤、孝贤、美德少年、致富能手、移风易俗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,披红戴花集中亮相。  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赵航 摄

    核心提示:

  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优良的民俗民风,我们更要发扬好、传承好。

    但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人们物质生活日益富裕,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和传统陈规陋习的束缚,不少群众甚至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与消费观念出现偏差,尤其是在红白事等活动中大操大办,铺张浪费之风蔓延。

    农民自家的“小事”办“大”了,也让各种风俗人情在生活中逐渐走样、变异,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,违反了八项规定,也影响了社会和谐,阻碍了文明进步。

    宁陵县委、县政府在调研中发现这一现象后高度重视,从今年6月就开始在全市率先着手部署开展移风易俗活动,出重拳、下狠招,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移风易俗活动,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摒弃陈规陋习,倡树文明新风。通过几个月的持续发力,宁陵县移风易俗活动初见成效,渐入佳境。

    倡树文明新风的村规民约、记载浓浓乡情的文化墙画、覆盖所有乡村的红白理事会……

    仲冬时节,穿行于梨乡宁陵,并没有想象中农闲时节的“空旷”,梨乡人民“怡然自乐”:有的聚集在村文化广场锻炼身体,有的挤在乡村大舞台前欣赏豫剧,有的坐在乡村书屋里看书学习,喝酒打牌的少了,倡树新风的多了,缕缕清新的文明乡风扑面而来。

    推动移风易俗,树立文明乡风。这一次,宁陵走在了全市前列。

    短短半年之间,宁陵县从无到有,由点到面,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引领,先行先试、示范带动、突出特色、全面铺开。目前,不但宁陵县人民群众理解、接受、支持移风易俗工作,有关部门还建立了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,推动乡风文明建设。

    破局:向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“亮剑”

    “让孩子旅游结婚办婚礼,既节省了办喜桌的钱,又让他们出去休闲放松一下,我们做父母的也少操了不少心……”听到同事“埋怨”女儿结婚没通知一下时,宁陵县一领导干部的这番话,让不少同事都表示认同。他坦言,开展移风易俗活动,也存在“攀比”心理,群众看党员、党员看干部,如果党员干部不带头执行、落实,最后只能是一阵风、花架子。

    原来,一月之前,这位领导干部女儿结婚,没置办一桌酒席,没通知一个人,不但省去了所有的人情,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、财力。

    在宁陵,节俭办事,从中央八项规定的“硬要求”,变成了宁陵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。

    如今,白事“四菜一汤”、喜事随礼不坐桌、订亲彩礼不超3万元,在宁陵成为新常态。

    红白事本来是“自己说了算”的事,为何在宁陵却成了“统一动作”?这,还要从半年之前说起。

    众所周知,宁陵不但是商丘最小的县城,更是国家级贫困县。在脱贫攻坚战中,宁陵县委、县政府领导在调研中发现,高额彩礼、子不尽孝、厚葬薄养、铺张攀比、封建迷信等问题在宁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,以至于出现因婚致贫、因浪费致贫的现象。

    “如何改变这种现状,倡树文明新风?”宁陵县县长马同和介绍,经过深入探讨,宁陵决定在全县开展“移风易俗新时尚、文明宁陵正能量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。此举,旨在向大操大办亮剑、向铺张浪费说不。

    事实证明,这步棋,宁陵不但走得对、走得准,更深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心。

    “以前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,确实存在相互攀比、铺张浪费现象,但是大家都这么办,谁也不愿意在老人或孩子身上省那仨核桃俩枣落寒碜。”对于移风易俗工作,宁陵县乔楼乡八里曹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吴亮深有感触,农村白事花那么多钱,死去的人看不到,倒不如老人生前好好孝敬。但是为何乡亲们都比着多花钱、办大场,就是活人的面子问题,这就需要有人来管、来约束,让大家统一标准,这就需要红白理事会发挥作用。

    管住老百姓乱花钱,政府就要充当“黑脸公”。于是,宁陵县下发红头文件,在全县开展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。目前,宁陵在全县364个村委会全面推行成立红白理事会,全程一个标准为村民操办红白事。粗略统计,一起白事至少能节省开销3000元至5000元,一起红事节省开销1万元以上,歪风邪气得到遏制,新风新俗得到倡导,“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厚养薄葬、破除迷信”深入人心。

    其实,政府来管“个人的事”,不仅仅是为了反浪费、倡节约,更是为了与各项重点工作部署紧密结合,促进工作全面开展。为此,宁陵县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中,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,与“两学一做”活动紧密结合,与村民自治体系紧密结合,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,与文化惠民工程紧密结合,与“美丽乡愁记忆”紧密结合,通过“六个结合”,从而使“1+1>2”,达到了移风易俗与各项工作的共赢效果。

    发力:让移风易俗、乡风文明“出彩”

    12月3日,柳河镇张庄村对评选出的20多名好媳妇、好婆婆、乡贤、孝贤、星级文明户隆重表彰;12月7日,乔楼乡八里曹村47名好媳妇、好婆婆、乡贤、孝贤、美德少年、致富能手、移风易俗先进个人等,披红戴花集中亮相……

    入冬以来,宁陵县各乡村陆续推选出好媳妇、好婆婆、乡贤、孝贤、美德少年等名目繁多的先进个人,让向先进看齐、向典型学习成为新风尚,说文明话、办文明事、做文明人在梨乡大地蔚然成风。

    一个好人做榜样,引领风尚之美;一则村训定规矩,规范行为之美。推进移风易俗,找准抓手是关键,为此,宁陵县抓宣传、抓组织、抓制度、抓典型、抓村史、抓创建、抓活动、抓基础,以“八大抓手”完善体制机制,强力组织实施,创新推动移风易俗,破除陈规陋习。

    “刚开始布置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时,我是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’,真不知道从哪下手。”回想起半年之前的首次“碰头会”,宁陵县一工作人员如是说。当时感觉说改变几辈子以来的老风俗习惯,感觉不可思议,现在真正看到全县都调动起了积极性,大家由不理解到理解,从不支持到支持,从被动到主动参与,相信一年之后会有更大的改变。

    欲先成事,必先造势。能否取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,是搞好移风易俗工作的关键,营造浓厚氛围更是重中之重。宁陵县委宣传部组织报刊、电视台、电台、网站、微信、微博等全媒体跟进,开辟专栏、专题进行浓墨重彩地报道,宣传先进典型、曝光不良风俗,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移风易俗中知荣辱。

    典型示范带动,更是宁陵开展移风易俗的“法宝”。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,推进移风易俗,更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期的新乡贤、孝贤文化、道德模范和宁陵好人等,以增强乡村的核心凝聚力。为此,宁陵县通过村级推荐、乡镇初评、县级总评等方式,广泛开展移风易俗、“乡贤、孝贤”、“好家风、好家训”、“好婆婆、好媳妇”“道德模范”、“星级文明户”、优秀文化人才、“美德少年”等十几项评选活动载体。通过充分尊重本乡本土的先进人物,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,推进优良家风家教在乡村的推广普及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形成了人人讲文明、户户争荣誉、村村比先进的文明新风尚。

    “我们是边开展边修正,不断在推进工作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进而推动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。”谈及移风易俗活动,宁陵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侯公涛介绍,开展移风易俗,一个地方一个特点,不能搞一刀切,只能因地制宜、尊重事实、突出特色,充分利用乡村各自的优势,打造自己独具特色的乡风文明。

    记住乡愁,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。宁陵以此为核心,编印《宁陵村史村训集》,对全县近百个村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,开展“晒家训村训、比家风村风”活动,在全县364个村委会倡导优秀村训、编立优良家训,推出一批家训村训典型。同时,组织“最美家庭”讲家风家训故事,引导人们积极传承夫妻和睦、尊老爱幼、勤俭持家、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,树立家国情怀,让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,在亲情中升华,以家风正民风,以民风促乡风。

    建立完善村规民约,是村民实现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约束的有效形式。一则具有自己人文特色的村训,传承下去孕育的便是一种乡情和文化。如今,漫步宁陵各乡村,村史村训民约被公布于众,男女老少每天都能看到,传承了文化、记住了乡愁。

    开展移风易俗,并不只是让群众表面上“风光”,更要让老百姓真正地“优雅”。如果连饭都吃不饱,何谈精神文化富裕。为此,宁陵结合脱贫攻坚工作,选定24个贫困村,把发展产业“富口袋”和文明教育“富脑袋”相结合,注重以“家风家训、村规民约、村史村训”为主题,在全县30个村建设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文化广场、文化长廊以及“数字文化驿站”等文化服务设施。

    “我的青春我做主,索要彩礼是耻辱”、“厚养薄葬是孝心,薄养厚葬不孝顺”、“好家风好村风十里八乡传美名,坏风气陋习俗方圆百里成笑柄”……这是记者在宁陵乡村看到的文化墙宣传语。宁陵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,累计投入资金11020万元,对全县24个重点村实施了坑塘整治、街道绿化、村内道路照明、公厕建设等项目建设,道路硬化、建筑美化、村庄绿化、卫生净化、街巷亮化,以文化墙为载体,采取图画、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将移风易俗树新风宣传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,让一道道农家墙变成一道道文化风景线,成为德化育人、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发展、引领乡村文明的载体,让群众在“赏景”中增德。

    愿景:要诗意乡村、美丽乡愁“常在”

    12月7日,当县乡干部把“七星文明户”的牌子挂在自家门前时,乔楼乡八里曹村村民吴德林的脸上笑开了花。

    在这位朴实的庄稼汉看来,能获得这块“奖牌”,比发给他1000元奖金还高兴。吴德林说,这荣誉都是村民自己推选出来的,代表着自己在乡亲们心中的形象,他今后更要注意言行、多做好事,不能给自己、给村里摸黑。

    这正是宁陵县组织乡村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想要达到的效果。

   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学习的模范和榜样,就会见贤思齐,村里婆媳有了矛盾、邻里有了纠纷,比比典型,看看先进,气消了、心顺了、整个社会也就和谐了。最终,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乡村将是厚德仁义、孝老爱亲、邻里互助的文明新风。

    “移风易俗重在落实,更贵在长效。为使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持续有力、更实更久,我们县建立了保障机制,确保这项工作常抓不懈、持之以恒。”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介绍,只有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,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,这也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,更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抓手。为此,该县建立了领导、激励、督导三大保障机制,真正按照上级的要求,强化制度约束,构建起党章党规、法律法规、公共政策、规范守则相互支撑的保障体系,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。

    在决定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之前,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、县长马同和等领导就多次下乡调研、听取汇报、多方探讨,希望结合扶贫工作做出实效。之后,宁陵县委出台了《关于开展“移风易俗新时尚 文明宁陵正能量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的实施意见》,成立了县委副书记袁其杰任组长,县委、县人大、县政府、县政协分管联系宣传文化工作的县四大班子领导任副组长,各乡镇、县直有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明确工作任务,压实主体责任,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、宣传部门牵头负责、各部门协同作战、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合力。

    严格考核,才能赏罚分明。宁陵县文明办与各级文明单位以及各乡镇、各村分别签订《目标责任书》,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年度考核重要内容,作为评先树优、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依据之一,发现有违反者,在全县通报批评、媒体曝光、领导约谈,影响严重的,取消文明单位资格。

    不仅如此,在农村,宁陵县严格按照村规民约,明确婚丧事操办内容、规模和违反村规民约行为的处罚方式,对大操大办的群众取消参与村内一切评先资格,是低保户的建议取消其低保资格,对群众进行无形约束。

    与此同时,宁陵县采取设立举报电话、媒体曝光、召开评议会等措施,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。县纪委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,对全县党员干部大操大办红白事进行督查问责;县两办督查室对各成员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办;县委宣传部门对全县各乡镇、各单位工作推动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问效。宁陵县通过多层次、立体化督查,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、规范化的轨道。

    文明乡风扑面来,美丽乡村跃然出。如今,走在宁陵的乡间村落,全县上下除陋习、尚节俭、树新风、倡文明蔚然成风,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迎面而来,一户户和睦家庭接连呈现,阵阵崇尚文明的新风令人心旷神怡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